王进财:做茶,就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据王进财介绍,在茶叶淡季敢大量屯货,从低档至高档无论传统制法还是现代制法的品种全都要大量屯货,别说在中国茶都,就是在整个安溪可能也不是很多。如何掌控风险,争取效益最大化,这也是目前在安溪茶叶界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
在销售方面,康士力公司储备货源十分充足,而且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王进财说,我做生意不求一下子就有多大的摊子,但是要求一定要坚持以“品质为本,信誉为重”的原则。目前,康士力公司的客户主要来自福建、广东、山东、黑龙江等十多个省区。无论是春茶,或是秋茶,这些客户都会指定到他这里订货。
这时,来自河南郑州的李姓客户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他以前是从茶都和感德的另外几家茶商那里进茶,在供货时间上经常会拖延,一般情况下会晚三四天到货,货源不足有时我看重的茶切没货了。根本不能保障发货时间与品质,这对于他们经销商来说损失的不只是金钱,损失的还有信誉。后来,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王进财董事长,王董表示康士力公司能够做到“货”与“样”完全统一。并当场承诺,“如果货与小样不-样,允许没收货物;在保质量同时保正准时给客户发货”他当时还不太相信康士力真的能做到,就试探着从这里在最忙的时侯进货500斤毛茶,结果真的是比原来预算的时间还提前二天交货。并且质量非常满意,同等价位的品质居然比他原先几家供应商的品质好很多,这件事在郑州的茶店中一时传为佳话。后来,他就专门从这里拿货了。2009年他从这里累计进货
在价格方面,康士力公司能够做到物美价廉,客户至上。王进财说,我们有自己的茶叶基地,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品质相当不错。就是在收购环节上,我们宁愿多花钱也要收好茶,严格把握质量关,绝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批销出去的茶叶中,适当把握中间利润,将大利让给客户。所以,这几年我们的客户群,我们的业务量都在大幅度增长。
有一次,店里来了一个在外地做茶生意的本地人,他以前都是他父亲帮他采购,去年认识王进财,今年回家顺便从他父亲那里买来的一道超值茶拿出来比较,他说在你这里是否能找到同品质价格差不多的茶。但沒说那个茶买多少钱,后来经过王进财看完后给他介绍-道180元一斤的茶,经过比较他觉得这里180元一斤的茶叶还比他花230元买的值超茶还好得多,当场就买了几十斤。他回到家里,问他父亲这茶值不值300元。他父亲怀疑他儿子被宰,于是反复地把这茶品了又品,比较又比较,然后连声说这是好茶,能值280元以上。这时,儿子笑着告诉父亲一斤只有180元。他父亲一听又怀疑是不是店里卖错价了。儿子告诉他确实是180元一斤。他父亲听后很是高兴,就连夜骑着摩托车来店里,一下子把这款价位的170多斤现货全都买了去。
几年来,康士力茶叶公司正是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赢得了茶叶界的广泛好评。公司先后获得“国际绿色生产企业”、“中国铁观音加盟连锁特许品牌”等荣誉称号。王进财本人也获得了评茶师资格。
超万斤。从康士力进货的两三年来,不仅品质得到了保证,而且在发货上从没耽搁过一天。
王进财告诉记者,他今年34岁,出生在安溪县剑斗镇福斗村。在他出生的那个年代,安溪因茶而穷,农民人均收入仅120多元;如今安溪因茶致富,农民人均年收入7700多元。铁观音让安溪甩掉“贫困县”帽子,在安溪县112万人口中有80万人从茶中受益。
近年来,打造品牌茶叶在安溪蔚然兴起。茶叶大品牌的成功塑造,不仅为安溪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也成立中小茶商和广大茶农学习的楷模。王进财就是在这股打造铁观音品牌的洪流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茶让他坚定了人生的信念。为了做茶,他十七八岁就闯湖南、跑云南、下广东,肩扛手提、翻山越岭,酸甜苦辣,起起落落。一种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支撑他一路走来,终于有了自己一片小小的天地。目前,王进财掌管岩园名茶连锁机构和康士力茶叶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而且“康士力”和“岩园”品牌在安溪也小有名气。
王进财说:“做茶,我是后辈,要学的东西太多。但是我有信心,做出铁观音的新品牌。因为,我热爱我的家乡,热爱家乡的铁观音,发扬光大安溪茶叶是我一生的追求。”
在安溪县112万人口中,有80万人靠茶业谋生致富。2009年安溪县茶叶总产值73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这一骄人成绩的取得,又有多少是年轻的茶人们付出的心血。也许,康士力还名不见经传,王进财还默默无闻。但是,正是这些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的年轻人,“懂得忧患、敢于梦想、勇于担当”,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安溪茶叶大军的主力。
通过采访,记者认识了年轻的王进财,认识了年轻的一代茶人,他们虽然普通却有着远大的理想,他们好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茶乡的未来和希望。
更多资讯来源于福建茶叶网www.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