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恩师!他们,是茶界永远的老师!
中国的茶业、茶学基础的茶学教育从无到有,建立了从职业中学、中等学校到大学乃至硕士、博士的完整的茶学教育体系,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曾经有这样一些平凡的茶人,默默地做着最平凡的事,用自己生命之笔,挥毫了一首恢弘壮阔的中国茶业现代史诗。他们献身于茶学研究、茶学教育,值得我们尊称一声老师!
吴觉农茶农的朋友
吴觉农(1897-1989),浙江上虞人,著名茶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茶业的主要奠基人。
20世纪20年代发表《茶树原产地考》,最早论述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主编《茶经述评》和《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
他筹创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叶专业和全国性茶叶总公司,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创茶叶研究所,为发展我国茶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当代“茶圣”。
王泽农茶叶生化创始人
王泽农(1907—1999),江西省婺源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叶生物化学专家;参与筹创中国高等教育第一个茶叶专业;主编《茶叶生物化学》、《中国农百科全书·茶业卷》等,编译《关于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等,是我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的创始人。
王泽农在我国高等院校茶叶专业首先开设茶叶化学课,三次主编国家统一教材《茶叶生物化学》,引导大家在广泛搜集专题资料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为全国茶叶生物化学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扩大,起到了重大作用。
陈椽著作等身的茶学宗师
陈椽(1908—1999),福建省惠安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制茶、茶史专家,中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主编《制茶学》、《茶叶检验学》、《茶叶市场学》等教材,著有《茶树栽培学》、《制茶技术理论》、《茶业通史》等。
1986年,他开办了全国制茶助教进修班,亲自编写教材并讲授《制茶技术理论》课程,并多次配合农业部、商业部等单位举办全国性制茶技术训练班,以及通过下场、下乡举办短期学习班等方式,培训基层技术力量,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茶叶人才。
也正是他,在1979年的《茶业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正式提出了系统的六大茶类体系,为具有悠久历史的白茶正名。
庄晚芳中国现代茶树栽培学奠基人
庄晚芳(1908—1996),福建惠安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树栽培专家,中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主编《茶树栽培学》,著有《茶作学》、《中国的茶叶》、《茶树生物学》等。
庄晚芳学术论著数量多,内容广,有独特见解,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他编著的《茶作学》,早在1959年就被译为俄文,在苏联出版。他撰写的《中国的茶叶》及主编的《中国名茶》和《饮茶漫谈》均被译为日文,在国外发行。
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试验者
张天福(1910-2017),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著名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茶业界普遍把张天福称为:“茶学界泰斗”。
早在建国之初,富有前瞻性的张老就意识到环境和水土保持对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此,他提出了构建体系的“梯层茶园表土回填条垦法”,这套方法至今仍对有机生态茶园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骆少君茶叶香气化学实验室创办人
骆少君,女,1942年2月生,福建惠安人,研究员、高级评茶师,中国著名的茶叶品质化学研究专家,从事茶叶生产、研究及质检工作40余年,为杭州茶叶研究所所长,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兼《中国茶叶加工》杂志主编。
骆老长期从事茶叶生化、品质检定及加工的研究,留学归国后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创建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实验室,先后在日本、美国等国学术会议及学刊上发表了30余篇研究报告,填补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及茶用香花化学研究的空白,进入了世界风味化学研究的最新领域。
淡茶一杯怀故人,留得馨香在人间!
正因为有这些茶学老前辈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茶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作出巨大贡献。才能有中国的茶叶文化才能得以代代传承。
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给我们带来了如此美妙的茶文化。
好茶值得一生收藏,好人值得一生尊敬。
祝各位教师节日快乐!
版权及免责: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如有素材请联系邮箱:info@fjt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