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知武夷岩茶的“骨头”

发布时间:2017-12-14 22:46:03 来源:福建茶叶网 编辑:福建茶叶网 
 2017年的春茶已经尾声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精致成成品茶,茶友们不要着急,所谓心急喝不了好茶,我们静静的坐等好茶出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岩茶中的“骨头”。实际上的岩茶的“骨头”,指的就是它的“山场”。山场,就是茶叶的出身地。所谓的山场,主要表现在土壤和微域小气候两个方面,事实上任何一种茶都受山场的影响,只是相比之下没有武夷岩茶那么大而已,武夷岩茶因岩而得名,可见撇开山场来谈岩茶是不现实的。

山场的特殊性
 
微信图片_20171214221925
 
  武夷山武夷岩茶山场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地质原因。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逐渐形成紫红色岩层,这就是正岩土壤的基础。后来,又形成大大小小的单斜山或单斜断块山,即现在的常说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
 
微信图片_20171214221959
 
  在岩坑中,由于岩崖和森林的遮阴,在夏季茶树承受散射光,在冬季高崖挡住西北的冷风,且尚有终年不断的岩隙流水补充,因此岩坑谷的微域气候更为优越,为茶树的生长提供非常好的气候环境。
 
传统武夷岩茶山场划分
  
微信图片_20171214222016
 
  一、正岩(紫色砂砾岩)
  以著名的“三坑两涧——慧苑坑、大坑口、牛栏坑、流香涧、悟源涧”为代表,还有慧苑岩、天心岩、马头岩、竹窠、九龙窠、三仰峰、水帘洞等。
  土壤含砂砾量较多,达24.83~29.47%,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排水,且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条件好,形成独特的正岩茶的“茶土”,土层厚,富钾、锰,土壤酸度适中,土壤多砾质土壤。
 
微信图片_20171214222026
 
  二、半岩茶地(红色硅铝质土)
  分布在青狮岩、碧石岩、燕子窠等,主要是厚层岩红土,土层较薄,铝含量较多,钾含量特少,酸度高,质地较粘重。
 
微信图片_20171214222038
 
  三、洲茶地(河流冲积黄土)
  主要是上述区域之外的黄壤土茶地及河洲、溪畔冲积土茶地等,范围较广泛。
  现代武夷山茶区的区分:2002年3月,武夷岩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区域界定为武夷山市行政辖区全部范围2798平方公里。全市分为名岩区和丹岩区两类。名岩区系指崇阳溪以西、黄柏溪以南,南星公路以北之风景名胜区内;其余广大地区为丹岩区。
 
       山场对岩茶品质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171214223723
  正岩、外山土壤中的氮、磷、锰和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但pH值、钾、锌、镁等微量元素及土壤的疏松度差异显著,直接导致了茶叶的品质差异。
  从茶叶的生化角度来看,茶叶的品质不但与各生化成分总量有关,也与各成分之间的比例有关。
 
微信图片_20171214224034
 
  滋味方面:
  正岩、外山水仙品质主要生化指标差异显著,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总搪、儿茶素总量差异不大,水浸出物差异显著(茶汤厚度),氨基酸、酚氨比(茶汤浓度、茶味的轻重)差异极显著。
 
 
 
  香气方面:
  岩茶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之说,茶青中的香气成分以醇类物质为主,不同品种茶青主要香气物质(品种香)不同,水仙以乙醇含量最高,肉桂以橙花叔醇含量最高。
  在香气总量上,成正岩>半岩>外山趋势,不同品种香气总量相差较大,肉桂香气总量是水仙的2倍左右,种类更多,因此做出的茶香气(工艺香)更加馥郁清长。
  不同产地茶青中香气成分中有相同的物质,也有独有的香气物质,且同一香气成分含量及比例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土壤香。
 
 
辩证看待武夷岩茶山场
  
微信图片_20171214224334
 
  武夷山不同方向茶叶品质差异较大,基本上形成了以三坑两涧为中心,往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成不同的规律变化趋势。茶树的生长除受土壤限制以外,还受日光照射、温度等影响,因此就算正岩的同一个山场产的茶,坑底的茶和山岗上的茶味道区别就有可能很大。
  最近几年,很多山场也受到掠夺性开发,对武夷山的山场也有一些破坏作用,导致做出的茶山场特征被改变,因此对于山场的问题,要辩证的看待。
 
微信图片_20171214223841
 
  岩茶的品质除受山场影响外,还受品种和工艺的影响也比较大,不同的树种在同一个山场会表现出不同的品质;不同的制茶师做出的茶品质差距也较大。总的说来,正岩茶只要做不坏,就有“岩骨”,外山茶做的再好,依然没有“岩骨”,这就是为什么谈及岩茶的时候必须谈论山场的根本原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图文来自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我们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尽可能的注明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如有素材请联系:info@fjtea.cn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