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茶人郑立盛

发布时间:2014-11-06 18:35:57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编辑:李德富 
 
与张天福先生一起鉴赏大红袍(中为张天福,右为郑立盛)(资料图片)

cover_386775_large
郑立盛老师编著的《乌龙茶鉴赏》


郑立盛老师生前研究北苑茶时制作的团茶
   
    福建茶叶网11月6日讯:在我的家乡,茶树随处可见。它长在山野溪畔,长得翠绿翠绿。看见茶树,你不仅能感受它的勃勃生机,而且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还能体悟它的醇醇韵味,茶树妙不可言啊!

    由茶树和茶,我联想到茶人郑立盛。他一生与茶形影相伴,如痴如醉,无限快乐。据我与他的接触及对他的了解,立盛堪称一位真正爱茶、识茶、懂茶、事茶的茶人。对于茶叶这一行,他不是半路出家,也不是自学成才,而是科班出身。他上福建农学院读的是园艺系茶学专业,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培养的第一批茶叶科技人才。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他大部分时间干的是茶业。他先在建瓯县农业局从事业务工作,后到乡镇担任领导工作,再后来又回到县农业部门工作。从种茶、制茶、管茶到品茶、鉴茶、论茶,不管是动嘴还是动手,他都在行。他一生事茶,全身心地投入到茶的事业中去。像立盛这样,既有茶学理论、更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十分敬业的茶叶专家,实属不多。

    立盛与茶农茶企感情很深。他常踄足茶园察看,指导茶农科学管理。他到乡镇办培训班,传授种茶制茶技艺。他还办过茶艺培训班,组织过茶叶赛事,担任过评委。他长期担任建瓯市北苑贡茶协会秘书长,他当过省、市茶叶学会(协会)等社团职务。他在工作中注重积累和研究,对闽北茶史、北苑茶文化,尤其对龙乌茶生产制作技术等方面颇有研究,且颇有成果。他曾对北苑贡茶的历史和茶文化作了深入研究,写下了洋洋洒洒数万字的论著,连续三期发表在《农业考古》权威学术刊物上。他对北苑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是颇有建树和贡献的。他还编著了《乌龙茶鉴赏》一书,对乌龙茶的历史与现状,分类与产地,主要品种与产品特征、鉴赏方法、品饮茶艺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是一本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文图并茂、雅俗共赏的好书。这本书一版再版,受到读者的喜欢。

    我与立盛相识较早。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任建瓯县副县长,正好分管农业,1988年他提拔为县农业局副局长时,还是我找他谈的话。那时他很年轻,我虽大他好几岁,也还年轻。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茶和茶文化,我很欣赏他对茶业的执著和一往情深。他的才

    学和对茶的研究,很被省茶业界同行看重,茶界泰斗张天福对他也很器重,我去拜见张老先生还是立盛给引见的。在张老的居室里,我们一面交谈,一面品茶。张老对立盛有说不完的话,从张老的神情里,我能品读出他对立盛的喜爱之情。立盛曾被省茶叶流通协会借用了一段时间,我每到福州必与他联系,他若在福州必来看我,我们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畅谈。我期待着他能用自己的专长,为家乡的茶产业发展、茶文化弘扬做更多的事情。

    但是,可恶的病魔无情摧残着立盛的躯体。我曾两次去建瓯市立医院探望立盛,第一次我们还能交谈,第二次见到他时,病况便大为不妙了。我离开病房时,他十分吃力地抬了抬左手,已经没有语言表达能力了。多么凶恶的病魔啊!当我再回头望着立盛时,忽地见到了他眼里闪动着泪光,这便是我们最后见上一面了。2009年12月24日,立盛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我痛惜失去了一位相交多年的好友,痛惜茶界失去了一位执著的茶人!立盛离去已有三年时间了,我至今仍不忍删除他的手机号,我以这种方式深深地怀念他、崇敬他。

    立盛如茶,逾久弥香!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