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重林:可大可小的茶叶
这些,不能混为一谈。
茶的际遇,因人而异。
倘若李易安出现在厨房而不是书房,就不会有猜书喝茶之典。当厨房与客厅分离,生活也发生了实质的变化。物随人性,到最后,那片写于破国家亡后的《〈金石录〉后序》成为肝肠寸断的文字。
朱权在家建造一个茶灶,菊翁就找上门来。茶获得独立空间后,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了茶,需要上佳的水与上乘的茶具。然后,去购置配得起茶具的家具,之后发现需要一个空间来安排这一切,在里面挂上字画,陆羽像也好,卢仝诗也罢,总是不可或缺的物什。
接着为这个茶空间命名,用好的材质来雕刻。万事具备,终于等到一个好天气,酝酿多日的邀请名单也草成。狐朋狗友面前需要显耀,高士佳人更需点缀,文房四宝备齐,琴棋书画有戏。自此,茶才得到完整表达。
从一叶草木,到一方泥土,再到透着清香的木材,清冽的泉水,可心人,舒适的环境,构成了明清以来的茶空间与茶情调,延续至今。
王艮说,百姓日用即道。茶为道,在其日常,随处可见。水让茶有了温度,茶让器皿有了生命。情要用水调,那些闪烁的词语,那些光焰万丈的指向,总结得来。儒家说,温润如玉,如是。温文尔雅,如是。不温不火,如是。即之也温,如是。释家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陆羽解放出的茶道,就在其中。
而茶叶的域外故事,我们了解多少?茶对英国文明的重塑,对美国的影响,在丛林法则的年代,茶叶以其柔软的身姿征服了地球上最强大的几个民族,而输出茶叶的天朝上国,却因为茶叶走向衰亡之路,在大谈资源战的今天,我们终将获得何种启示?
《茶叶战争》是一本探索之书,有疑问,有判断,有描述,也有结论。最重要的,是重视茶在历史中的位置,小小的叶子为何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茶叶战争——茶与天朝的兴衰》台湾远流版序言)
文/周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