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雪先生”与“甘露大师”
徐金华,被爱茶的人尊为徐公,1937年11月生于新津县金华镇金华乡。新津古代属武阳地界,“武阳茶肆”是世界最早的茶叶贸易市场之一,从小跟着兄长一道从大人茶碗里讨剩茶吃的徐金华,耳濡目染对茶有了天然的亲近与喜好。
1971年,徐金华出任县文化馆长,与文人打交道,喝茶是最适合的待客之道,常来喝茶的人中就有车辐、孙静轩等人。觉得商店卖的茶叶太普通,徐金华就动了自己制茶的念头。新津盛产茉莉花,他和家人就买来茶叶,配上茉莉花,经过家庭手工熏制,自制成茉莉花茶。
开始时,一年也就制作个十几斤,但喝过的人都说好,纷纷前来索要或购买,慢慢地就有了影响力。后来某天,朋友聚会,有人提议应当为此茶取个名字,一人建议根据“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起名“江潭飘雪”,另一人反驳说,以江命名没有体现出此茶碧绿的色彩,不如换一个字,“碧潭飘雪”。此名一出,人人称妙,“碧潭飘雪”正式问世。徐金华也因此被称为“飘雪先生”。
蒙顶山上天盖寺内长年累月为游客现场制作手工茶的周启秀,则被称为“甘露大师”。蒙顶山是闻名于世的茶文化圣地,很早以来就是贡茶的重要产地。对爱茶人来说,到蒙顶山天盖寺喝茶,韵味绝对独特,这除了蒙顶山茶本身的品质外,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周启秀,因为这里的蒙顶甘露全部是周启秀和她带领的制茶师傅纯手工制作。
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周启秀要连续做三个季节的茶。每天,她的双手都在制茶锅内翻滚;每年要炒六百锅。从16岁开始种茶,1979年跟随家属进入国营蒙山茶厂学习制茶,在手工制茶的道路上,周启秀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因为长年累月炒茶,她的双手变得极为粗糙,手掌像是涂过一层油漆似的,但正是这样的一双手,让人在茶香缭绕中感受到了那些许的“仙味”。 (节选自《四川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