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观亭:与茶相伴是美丽的“错误”
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
于观亭(左一)到茶区指导当地茶农进行茶叶生产。
福建茶叶网1月24日讯:采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是在一家宁静、古朴而又茶香弥漫的茶馆,75岁的老人,或用手比划茶叶加工的流程,或凝神回想做茶事的心情,岁月并没有让他对茶的热情消减,反而因为这几十年的积淀,而愈发热烈、诚挚。品了4种茶,谈了近5个小时,一次简单的采访变成了一次心灵的旅程,于观亭“开讲啦”……
误打误撞的门外汉
一谈到与茶的故事,于观亭就笑着说道:这实在是个历史的误会。
此话还要从学生时代的“组织安排”说起。当年,作为一个山东高中生,于观亭一心想要考北大、清华,但还未参加高考,就被通知其被保送到武汉一家空军院校。经过四年锤炼,本以为毕业后会成为军人的他,又在1964年被选拔调到了北京,成为了中央联络部领导下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的一员。“当时,我又以为自己会为外事事业贡献一生,没想到,工作两年后,‘文革’开始了,1969年我到河南信阳‘五七’干校去劳动,这时候,我和茶还沾不上边。”转机是在全国供销总社得到恢复后,那时茶畜局下属的加工处缺少机械方面的专业人才,于是懂机械的于观亭就“阴差阳错”地进了这一行,正式开始了成为茶人的第一步。
“就这样,35岁的我从技术员做起,用了一年时间学习了大学茶叶系的所有课程,又用了五六年时间跑遍了全国的各个茶区,熟悉了茶叶从生产、收购到加工、调拨等各个流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1978年职称评定恢复时,于观亭成为了第一批茶叶加工工程师。
一年要过三个夏天
在茶叶处的工作复杂而细致。“全国500多个茶厂的茶叶加工技术、资金流转、工厂建设、计划调拨等都归我们来管。”
于观亭回忆起那时的生活,印象颇深的就是一年要过三个夏天。四五月,南方已经有了夏天的光景,又赶上茶区收购茶叶,于是,在南方调研的他们进入第一“夏”。到了六七月份,北京的夏天又迎着他们归来。再等到北京九月份入秋,南方还留有夏日的余热,他们又要到茶厂调查茶叶加工、输出以及调拨情况,于是又过了第三个夏天。
就在这“三夏”的工作中,他们为改善茶厂的落后现状,促进茶叶加工发展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成立了世界第二家茶叶加工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主要对茶叶加工技术进行科研、改造等事宜。第二件事就是在安徽农学院成立了机械制茶专业。“这算是开创了先河。原来农业大学的茶学专业,主要讲授的是关于土壤、栽培等方面的内容,对机械制茶没有太多的涉及。于是就出了很多笑话,比如毕业的农大学生不会安装揉捻机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立刻筹备办学,来弥补人才的缺失。”
到了改革开放后,茶畜局完成使命,撤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副土特产品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全国茶叶产销集团董事长的于观亭,却依然坚守在茶行业。当时,为了解决市场经济初期买卖双方沟通不畅的问题,他们每年组织召开两次订货会,为北方的销区和南方的产区建立联系,作为第三方进行监督、调解等工作。就这样作为桥梁,过渡了十年,直到产销问题基本解决才罢休。“所以,在茶行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中,我一直都在。”
查家谱,于家与茶有缘
从当年误打误撞的茶叶门外汉,到以茶叶作为一生的事业,于观亭感受着茶叶带来的温暖。也因为爱茶,于观亭开始找起了自己家族与茶叶之间的渊源。没想到,还真的让他找到了。
“我查了家谱,我们家和茶有缘。”于观亭介绍,于家家谱中记载,于家的祖先是周武王的次子叔,叔当年被分封到河南省邘邰,由于当时是分封哪里就是哪个姓氏,于是,叔改为于姓。河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是第一位享受贡茶的人,于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贡献。到了唐代,茶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方便给皇帝提供贡茶,官员们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立了贡茶院,当时的贡茶主要来源于湖州和常州(今江苏宜兴),当时作为湖州刺史的于頔就在这两地间搭建了亭子,来商量每年贡茶的相关事宜。“现在那座亭子还在,上面清晰地写着我们家族人于頔的名字。”
除了先辈的光辉传统外,到了近现代,也有不少于姓的著名茶人。“虽然有些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见到姓于的做茶就觉得亲切,而且这样一算,于家真的是和茶有缘。”
现如今,于观亭的家人也都是爱茶人。说到儿女,于观亭脸上洋溢着自豪。“儿子现在不做茶行业的工作,但是当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茶学系。女儿虽然不学茶,但就因为喜欢茶,已经成为了一名高级评茶师。我们这一家子,都爱茶。”于观亭笑着说。
依然以茶为中心
现如今,已退休的于观亭依然为茶忙碌着。2013年,他总计为茶出差20余次,参加全国大大小小106次茶事活动,著有《茶道简明读本》、《跟茶经学养生》两本茶书,并主编了一本《茶经典藏》。于观亭笑着说,“原来我的工作是喝茶、说茶、制茶,现在我的生活是说茶、写茶、看茶、品茶,依然围着茶叶转,几乎有99%的时间都在做与茶相关的事。”
与茶相伴的岁月让于观亭感到充实。他还曾和两位退休的朋友组成了一个“三人小组”,且一坚持就是十几年。“一位原来是北京大学的副校长,一位是个书法家,我们是因茶结缘,所以我后来定了个规定,我们三人是‘无茶不说,无茶不写,无茶不书’。”
现如今,每天喝两三次茶依旧是于观亭的习惯。上午,他会泡一杯绿茶。“因为绿茶相对清淡。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绿茶的保健功能在茶叶中是最好的,因为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叶的营养成分。”但由于绿茶喝多了会伤胃,于是,下午他会换喝红茶、武夷岩茶或是浓香型的铁观音。“下午茶嘛,总要有点情调。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瓦红茶是我经常喝的三种茶。晚上的茶却并不固定,若要喝我会选择黑茶,因为它属后发酵茶,既能消食解腻,咖啡碱含量又低,对睡眠的影响最小。”在于观亭看来,喝茶是一件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事,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喝茶的习惯也应不同,但不管到了哪个阶段,他从没有离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