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题字、作诗扬茶名
1959年湖南长沙高桥茶叶试验场创制了新品高桥银峰,1964年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品尝高桥银峰后,写下一首《初饮高桥银峰》:“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饤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高桥银峰茶就因郭沫若这首题诗一时声名鹊起。
四川邛崃流传着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在县城开过茶馆的故事,郭沫若曾作了一首《题文君井》:“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今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后来,当地茶厂便以“文君”为茶名,创制了“文君绿茶”,不仅广受消费者喜爱,并使之一跃成为省级名茶、全国名茶。
安徽宣城的敬亭绿雪曾闻名天下,但从清末开始采制工艺失传。直到上世界七十年代,安徽宣州敬亭山茶场组织科技人员恢复研制,才使失传多年的名茶重现。1976年郭沫若欣然为“敬亭绿雪”题名,惠赠敬亭山茶场,从此敬亭绿雪因郭沫若的题字而身价倍增。如今敬亭绿雪的盒身上依旧是郭沫若飘逸潇洒的手书“敬亭绿雪”四个字。
郭沫若好茶,每到一地就把品茶看做生活的一大乐趣,这从他多首咏茶的诗作中就可看出。当然,通过题字、作诗的名人效应,是在宣扬茶的名,但更是表达了郭沫若对茶文化精通和偏爱,以及对茶如人生的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