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家黄道周与功夫茶事

发布时间:2012-12-09 14:20:25 来源:云南政协报 编辑:林长华  

福建茶叶网12月9日讯:姚雪垠所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多处提到“黄道周”这个人物,仅第二卷中册就有9次提及。黄道周是明代的著名书法家、理学家,年轻时就被誉为“闽海才子”。徐霞客对他十分敬仰,与之结为莫逆之交。他称黄道周“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甚至,乾隆皇帝也赞扬黄道周“不愧为一代完人!”

喜欢舞文弄墨的黄道周在生活上不贪酒色,尤好饮茶,他的故乡福建东山岛与台湾隔海相望,介于厦门、汕头之间,是著名的闽南、潮汕功夫茶盛行不衰的地方,黄道周自小就是在“功夫茶中泡大的”。或许是茶助文思,黄道周一生著述甚丰,成书几十种,如《易象正》、《续离骚》、《春秋揆》、《三易洞玑》等等。

黄道周的家乡东山岛举凡红白喜事都要用到功夫茶,平生钻研儒家学术的黄道周对高雅的茶事十分看重,每次创作书画前,他几乎都要沐浴、净手、焚香、泡饮功夫茶。东山岛四面环海,海产丰饶,人们三餐几乎都少不了鱼虾佐餐,作为解腥的理想饮料功夫茶,黄道周常泡常饮,他说:“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并习惯称茶叶为“茶米”,把茶叶摆在大米之首。明朝天启年间,福建平和县九峰民众为答谢王守仁建置平和县之功,建了一座王文成公祠奉祀。当时,翰林院编修黄道周到九峰讲学,平和县教谕蓝光奎便向黄道周约写一篇祠堂碑记,黄道周满口答应。当夜,黄道周边品茶边谋篇,茶助文思,未及四更便已完稿。翌日,蓝教谕阅文之后,甚感满意,奉送一大包银子做为润笔。黄道周决意不收,但喜好饮茶的他却不客气地说:“贵地特产之茶,送我两斤足矣!”亦可见黄道周对茶情有独钟。

明崇祯十年,黄道周升任右谕德掌司经局、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他不畏权贵魏忠贤一伙,上疏弹劾,触怒“龙颜”。崇祯十四年他被充军广西以后,崇祯皇帝曾召他回京,拟复原职,黄道周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他托辞有病到武夷山茶洞寓居讲学。茶洞周围幽谷中所产的茶叶是除“大红袍”之外最出名的,被誉为茶中隐客的李卷在《茶洞作武夷茶歌》中写道:“高岑窈壑积空翠,遍植仙芽种特异。雀舌鹰爪著翘英,顾渚蒙山逊韵致。虽云胜地发先春,焙制精良始绝伦。”茶洞周围有七峰环抱,谷中有五泉奔泻,胜景荟萃,环境幽雅,徐霞客认为“比天台的明岩更为奇矫”。对于喜爱饮茶的黄道周来说,隐居在这名茶丛生的环境中,没有了明枪暗箭,刀光剑影,他更有时间潜心钻研学问。他的挚友李卷用长诗描述了黄道周品茶时悠然自得的情趣:“碧瓯引满时独酌,搜索诗肠润枯涸,遂觉两腋御凉飕,尘缘荡尽清虚味……”武夷山仙浴潭的清泉恰是黄道周烹茶时的用水,甘淳爽口,潭边的摩崖石刻“茶洞”就是黄道周的墨宝。1642年至1644年,黄道周在这里寓居讲学中结识了李元仲、黄世忠、郑牧仲等一帮茶友,并在品茗之中吟诗唱和。黄道周有一首《题屏周八曲山房》,就是在黄世忠幽居的武夷山八曲山房中品茶聊天中诞生的,诗曰:“旅客空招猿鸟悉,道人何意此重游。书从数阅方知妙,山自频过益觉幽。遗蜕仙翁长启齿,含花柚子渐垂头。沧桑世界红尘外,漫说麟鸾十二洲。”字里行间抒发他的一腔爱国情怀。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明朝覆灭。在烽火连天,国难当头时,黄道周毅然外出募兵,亲率门生和义民9000多人,向浙江信州(今江西省上饶)进发,迎战清兵。不幸,终因孤军无援,兵败被俘,被解往南京。清廷派人百般劝降,黄道周大义凛然,不为所动。当时降臣洪承畴多次以闽南同乡和同学等老关系协助清廷劝降,都遭到黄道周痛斥。洪承畴知道黄道周喜好品饮武夷岩茶,虚情假意,命人奉上一杯茶,走到黄道周面前,低声下气地说:“请先生用一杯清茶!”胸怀反清复明愿望的黄道周尽管好长时间没喝到茶,茶瘾难忍,但他此时一听到“清茶”就感到逆耳,不禁勃然大怒,掷杯于地,说:“我清粟都不吃,还喝什么清茶?!”

当天,黄道周有感而发,匠心独运撰制了一副妙联:“史笔留芳,虽未成名终可法;皇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联中巧借“承畴”与“成仇”的谐音,将史可法和洪承畴对比,前者拼死反清,为人传颂。后者苟生偷安,在权贵面前摇尾乞怜,被人唾骂。这副妙联抒发了黄道周忧国忧民的赤胆忠心,名联宛如名茶一样馥郁甘美,令人回味无穷,至今在我国对联界仍脍炙人口。

我来评鉴
评分
0分
评价
200 / 200 (评价多于10个字)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茶叶网微博

扫一扫

返回顶部